發布時間:2022-10-24 17:02:31
有沒有一種工作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呢?
可能你的腦中會浮現出些許職業,但可能都不如這類群體——
一根網線一臺電腦就能輕松“上崗”
無需學歷文化即可實現財富自由
以最少的時間就可博得最大回報
...
這類群體是超出我們常規認知的“職業”。
他們就是利用規則漏洞,套取電商商家血汗錢為生,在電商行業里人人喊打的“羊毛黨”。
而就在近日,又有一位商家慘遭“羊毛黨”毒手...
據媒體消息,一位淘寶商家因許久未登陸淘寶店鋪賬號,突然發現賬戶被扣掉了好幾千元...
據了解,這位商家開店至今已有8年,在最近幾年都在做炒鍋代理。
而由于店鋪未做推廣,流量和訂單寥寥無幾。
在今年5月后,該商家就一直未登陸淘寶店鋪賬號。
但直至10月12日,該商家接到淘寶客服電話,稱其店鋪有若干單未發貨超時的訂單。
于是,經該商家登陸后臺查看,發現店鋪中陸續出現了四五十筆訂單,其中最早的訂單是9月17日。
因長時間未登陸過淘寶店鋪賬號,該商家根本不知道有訂單的存在,更別提發貨了。
結果這些訂單超過了48小時發貨的時間,交易已被關閉。
“巧合”的是,這些訂單超時后,就被消費者麻溜地申請退款,并向平臺投訴“未按時發貨”。
結果,淘寶最終判定是商家的責任,并根據每筆訂單賠付給消費者100元,這些款項直接從店鋪保證金中扣除。
而據該商家表示,店鋪保證金中沒有那么多錢,無法賠付的款項則直接從支付寶余額里扣走。
目前,該商家總計賠付了4-5000元。
而后,商家發現仍有不少消費者來下單,于是他急忙為其發貨。
蹊蹺的是,這些消費者大多以各種理由拒接收貨。
“不想要了”
“親出差了東西收不了”
“幫我攔截,不要發貨”
...
更讓該商家疑惑的是,這些消費者在店鋪中購買的產品均為一款價值為46元的不粘鍋,且每單的下單數量也在8個以上。
而且店鋪未做推廣,自然流量產生的訂單不可能突然有那么多。
加之在該店鋪中消費的用戶,都是商家本人在其他渠道的客戶,他們擔心在其他渠道購買沒有保證,才會到其淘寶店鋪中下單。
所以很明顯,這一切都是“羊毛黨”在作祟。
這些“羊毛黨”專找不常登陸的“僵尸店”,因為這些店鋪最有可能超時發貨,而且投訴成功的幾率非常高。
一般來講,這些“僵尸店”具有幾個明顯特征:
店鋪中有商品在售,且銷量非常低,如果銷量為0的店鋪更容易成為“羊毛黨”的“獵物”;
店鋪支持48小時內發貨、店鋪交了1000元保證金、支持7天無理由退款退貨等;
下單后私聊商家,以咨詢商家、修改地址等為由,確認“獵物”的狀態。
那么“羊毛黨”究竟是靠什么手段收集出這些店鋪的呢?
部分“科技羊毛黨”會依賴于插件批量操作,篩選出銷量低迷的店鋪,甚至有些插件還可抓取到商家最后的登陸時間。
而沒有科技協助的“羊毛黨”,則通過最原始的方式:
搜索欄里輸入關鍵詞——選擇銷量優先——篩選中選取“淘寶店鋪”——頁面劃到最底部
和其他利用“店家失誤”的“羊毛黨”來說,這種一本萬利的生意似乎更為簡單。
商家只要發貨,我就退款
商家超時發貨,我就獲利
超低門檻的獲利方式,確實能讓不少人摒棄同情心,落井下石。
可這些人見人厭的“羊毛黨”真的就沒人管嗎?
此前,一位B站up主“路人A-”,組建了不少“開車群”(開車意為薅羊毛),還曾多次發布“薅羊毛”來的產品測評視頻。
前幾年,那起“28塊4500斤橙子”的著名“薅羊毛”事件,就是被這位up主號召了無數“牛馬”。
在一夜之間下了數萬單,最終薅光店鋪10萬保證金,商家被逼下跪。
事件發酵后,始作俑者被B站封號,淘寶官方出面保護了商家,才逐漸了卻了這件事。
2017年,一位初中肄業,但對計算機技術情有獨鐘的90后發現一家專做母嬰用品的app正在進行優惠活動——老用戶首次消費購買奶粉,買一桶送一桶。
而這位“天賦異稟”的90后,使用腳本程序批量虛假注冊了該app的20萬個賬號。
并通過技術手段,修改了app驗證功能,薅走奶粉2萬多桶,且獲利六萬余元。
最終,他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
我們一直相信惡人終有惡報!
但在現實中,又有多少無辜的商家遇到了麻煩事卻無處伸冤,孤獨作戰呢?
電商賣家也只是做生意糊口的普通人,他們的權益需要被保護。
可很多事情發生了,終歸是發生了,是無法被追溯挽回的。
如果此時此刻,遇到麻煩的商家周邊有一群同路人對他喊一句:
“這事我遇過,你應該這樣做!”
很多險境或許就不復存在了...
現在這一群同路人就在你眼前,你要不要抓住這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