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14 10:19:12
封停9個多月后,曾經的頂流主播薇婭又以另一種姿態“復出”了。
消失這么久,江湖總是時不時冒出薇婭的傳說,這次事件卻不是那么積極,甚至可以說有一些負面,事件始于薇婭丈夫的公司敗訴了...
“約定好的6000萬GMV
結果只完成了223萬
超出約定時間半年多”
于是,品牌商坐不住了,一紙訴狀將對方告至公堂。
原來早在2020年12月7日,凱思盛陽(北京)廣告有限公司(下稱凱思盛陽)與薇婭的老公董海鋒所持股的杭州風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杭州風亞)簽訂《年框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凱思盛陽支付1200萬直播費用,杭州風亞承諾完成目標GMV 6000萬,且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三個月內的直播GMV不低于1000萬。
當年的12月21日,凱思盛陽向杭州風亞預先支付了80萬。
而真實的情況是,杭州風亞完成的直播GMV遠未達到預期。2020年12月,該品牌并未被安排任何直播,2021年1月安排了4場直播,累計直播實時GMV是65.5萬,2021年2月的累計直播實時GMV是85.9萬。
在訴訟中,凱思盛陽稱,在雙方簽約前,杭州風亞曾多次許諾可以安排主播薇某上播,但實際履行中從未安排薇某上播。
這里的薇某便是薇婭,當薇婭因為偷稅漏稅從此消失于直播界時,完成剩余的GMV遙遙無期。
凱思盛陽認為,杭州風亞已經構成了違約,要求法院確認雙方合同解除,同時要求風亞公司返還合同款并支付違約金80萬。
當然,杭州風亞并沒有乖乖認錯,而是辯稱凱思盛陽存在違約行為,比如沒有足額支付保證金、沒有保證庫存、沒有配合直播帶貨節奏、寄送樣品規格出現錯誤、提供產品信息不準確、寄送樣品不及時、不能及時發貨、物流不到位、售后態度差等,甚至還違反了獨家承諾,擅自對接其他主播進行合作等。
但是事實卻是杭州風亞在3個月內沒有完成合同約定的GMV,凱思盛陽為了自救才在3月之后自行安排了主播在旗艦店進行了直播。
在法院的判決中,認為樣品錯誤、物流問題均是個別問題,且杭州風亞在直播前有義務對樣品情況進行檢查,而非一味責怪凱思盛陽,杭州風亞的很多要求都是在直播前臨時提出的,給凱思盛陽造成困擾,凱思盛陽不存在不配合直播的情況。
最終的判決結果是,合同約定風亞公司承諾完成目標GMV6000萬元,實際完成GMV223萬余元,按比例計算風亞公司應返還部分直播費用,判決風亞公司向原告返還直播費用35萬余元,并支付律師費4萬元。
被告上法庭的杭州風亞公司到底是什么來頭呢?
企查查顯示,杭州風亞的大股東為謙尋(杭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謙尋文化),后者持股比例達60%,薇婭丈夫董海峰則間接持有杭州風亞的股權約33.73%,為疑似實際控制人。
早在2017年4月,薇婭夫婦就布局了短視頻和直播領域,創辦了謙尋文化,主攻主播孵化和全域營銷等業務,在出事之前,薇婭就是謙尋旗下的眾多主播之一。
兩年后的2019年,由于業務擴展,薇婭夫婦又成立了謙尋(杭州)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掌控著包括謙尋文化在內的20余家企業,其中就包括杭州風亞。
雖然被迫退出直播的江湖,但薇婭并沒有離開商業江湖,其關聯的企業有18家,她還在12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
而薇婭老公董海鋒的關聯企業有25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有20家。
在全民皆可直播的時代,在頂流主播都落幕的時機,在商家集體都布局直播帶貨的趨勢下,不計成本擠進大主播的直播間似乎不在重要,因為大主播的直播間也不過是一個銷售的渠道而已。
對于電商商家來說,業績和銷售渠道永遠不能只來源于一個渠道,所以完全可以把心態放平,不需要非進大主播的直播間,直播推廣更多的是依賴于主播個人的粉絲數量、流量、關注度等,具有不確定性。
商家真正要做的是,布局好每一個銷售渠道,比如線下實體店、零售商、商超,線上的店鋪自播、抖音的直播等,練就自身的能力,強大和開拓自己的銷售能力,這時進大主播的直播間可有可無,有也不過是是錦上添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