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09 14:28:38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靜態成為常態,讓電商公司普遍感到了寒風凜冽。每當看到一個電商老板在朋友圈發雞湯文,正能量滿滿,就可以判斷他們公司業績不好了。
“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這是《權力的游戲》中的經典臺詞。放到現在的經濟大環境中,居然毫無違和感。
裁員是寒冬的顯著指標,據統計,2019年1月1日,百度搜索“裁員”一詞,顯示278萬條信息;2022年9月7日搜索“裁員”,顯示1億條,3年猛增35倍!阿里上半年裁員1.36萬人,某大佬幾年前說“996是福報”,看如今形勢,大佬誠不我欺!
寒冬中,不僅僅員工瑟瑟發抖,老板也自身難保。2020年,A股上市公司有700位董事長離職。2021年,有460家上市公司的獨董離職??磥磉@些都是高危職業,足以刷新記錄,載入史冊。
更有甚者,有的老企業家看到無力回天,干脆宣布退休,回家躺平,讓下一代接班,把燙手的山芋拋出去。上次碰到一個富二代訴苦,正在跟他爹斗智斗勇,不愿意接班。
但是,退休這條光輝道路恐怕不適合電商老板,據我所知,很多電商老板的接班人還在上幼兒園。
所以,直面寒冬,我們怎么搞?
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全球早就躺平了,唯獨中國不躺?奧秘就是:中國人喜歡存錢,外國人不喜歡存錢,如果他們像中國一樣靜默搞3年,早就坐吃山空,全都餓死了。
自古以來,中國老百姓危機意識強,手中有糧,心中不慌。2021年中國居民儲蓄率高達35%,存款超過100萬億,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100萬億是什么概念呢?2021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4萬億,100萬億存款,足夠支撐全國人民躺平2年零3個月的生活消費(當然,這不可能發生)。
因此,即便出現裁員潮和失業潮,中國老百姓短期內的消費能力還是有的,消費可能會降級,但是不會消失。因此,從這個角度考慮,未來幾年內,無論經濟如何發展,中國消費市場都會頑強存在,14億人的消費力足以讓經濟渡過困難時刻。
同時,參考西方國家歷史上的經濟危機,失業率達到25%就是經濟承受的極限了。鑒于中國居民的100萬億存款,中國經濟對失業率的忍耐度遠遠超過國外。
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數據,7月份16-24歲城鎮年輕人失業率19.9%,這個群體主要是近3年畢業的3000萬大學生,他們本來就經濟沒有獨立,還能回家繼續啃老??欣弦矂e不好意思的,都是為消費做貢獻嘛。所以,這個失業率對經濟的影響非常有限。
看到這里,你可以放下焦慮,今晚可以睡個好覺了!
近3年的持續沖擊,只傷及電商皮毛,沒有傷及電商根本,因為電商前面有3道緩沖地帶。
第一個緩沖地帶,是線下實體零售。當黑天鵝與消費寒冬襲來的時候,最先被淹沒的是線下實體零售,過去兩年中,已經凸顯出來。
去年電商大盤零售總額13萬億,只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萬億的29.5%,所以線下實體仍舊是大頭。當線下實體下滑,更多消費轉移到線上,對于電商來說,這就彌補了經濟下行帶來的損失。所以,電商仍舊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長。
第二個緩沖地帶,就是中產階級與奢侈品消費。全球經濟不景氣,根據貝恩公司和天貓奢侈品聯合發布的報告,2021年全球奢侈品市場銷售額下降23%!但是,中國市場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仍舊很堅挺。
要知道,全球奢侈品消費人群中,70%以上屬于中產階級。因為中產階級都有一個富豪夢,而購買奢侈品,讓他們覺得可以跟富豪同款,平起平坐。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依舊繁榮,說明中產階級手中仍舊有很多錢,消費力和消費欲望還很旺盛。
假如有一天,中產階級面臨危機,他們會首先減少奢侈品消費,這就是國際奢侈品下滑的根本原因。同時,中產階級會降低消費水平,購買更便宜的替代品,對于傳統電商來說,這也是增量。
第三個緩沖地帶,就是新消費品牌。以完美日記為代表的新國貨、新消費品牌,這屬于刺激出來的需求,傳統電商屬于生長出來的需求。當購買力下降的時候,人們首先會放棄刺激出來的需求,而不會放棄生長出來的需求。
綜上所述,三個緩沖地帶都還在,電商更不會垮。傳統電商屬于踩不死的小強,當地球毀滅了,傳統電商都未必會死。
基于前面的分析,雖然消費不死,電商不死,但是電商的增速會下降,利潤會減少,所以也不能盲目樂觀,掉以輕心。
過去10年電商一直處于紅紅火火恍恍惚惚之中,有的公司稀里糊涂就做到了細分類目第一,有個老板謙虛的說他賺到了能力之外的錢,很不好意思,經常去燒香拜佛,求菩薩保佑賺得更多一點。
增長是最好的麻藥,掩蓋了公司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無痛無癢。一旦增速下降,所有問題都會暴露出來,那些管理差、無組織、無紀律的公司,就會感到焦頭爛額,雞飛狗跳。
由于電商公司的利益分配機制簡單粗暴,業績下降會導致核心骨干離職、團隊動蕩、士氣降低、內部資源爭奪加劇,內耗上升。這兩年我們看到很多失敗案例,不是死于競爭,不是死于寒冬,而是死于內部組織的內耗。
有的電商老板年輕的時候太拼了,落下一身毛病,常見癥狀包括:腰酸、背疼、腿抽筋;高糖、高脂、高血壓……所以建議大家每年都要體檢,監控自己的健康狀態。
電商公司經營是否健康,也需要體檢才知道。我們在《電商管理總裁班》中,專門有一套電商公司經營健康體檢指標。舉個例子:某一線城市的消費品電商、自營品牌,毛利率50%左右,人效150萬以上,凈利潤10%左右,推廣費用10%,薪酬占比10%左右,老客戶占比40%以上,爆款和旺款占比40%以上,錯件率3‰以下……這些指標就是非常健康的。
經營健康的公司,就有了基業長青的潛質。那些經營指標畸形的公司,比如:有規模無利潤、有爆款無梯隊、有銷售無復購(耐用品除外)……這樣就屬于體質虛弱,一有風吹草動,環境動蕩,就容易分崩離析。
很多講管理的人,基本上都沒有管過公司,沒有帶過團隊。所以,他們想當然認為管理就是管人,成天講一些馭人之術,研究跟員工斗智斗勇,甚至用歷史人物、宮廷斗爭作為案例,這樣誤導了很多初級管理者。
管理實踐大師德魯克認為,管理包括三個層次:管理員工、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管人,只是管理的很一小部分,是入門級的內容,誰都可以嘮上3天3夜。
筆者經過10多年的電商管理實踐,帶過300人以上的大團隊作戰,操盤過40多家規模過億的電商顧問項目,培訓了上萬個電商老板,領悟到了一條精髓: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是組織體系。
組織管理包括8大模塊:組織架構、崗位職責、人才梯隊、職級晉升、業務流程、薪酬設計、績效考核以及企業文化。
可能有同學聽不懂,舉個小例子:某電商公司有一個老店長,是老板管不了而又不敢開除的人。他掌握了主力店鋪,自覺功勞大,不愿意帶團隊,不愿意帶新業務,固守一畝三分地,不思進取,佛系坐班,成為公司發展的天花板。這種情況在電商中小企業很常見,根本原因就是公司沒有搭建組織,組織很渺小,顯得個人很強大。
如果搭建了職能組織和人才梯隊,組織大于個人,個人就不敢再翹尾巴了,因為有人才梯隊可以接替他的位子,有職能部門聯合作戰,個人的作用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于是整個團隊立即變得和諧而順暢,減少了內耗,老板也不需要成天跟下屬斗心眼。人難管的問題,徹底解決了。
管理者,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只看到個體的人,看不到組織的力量。時刻要清醒認識到:組織的力量大于個人。
舉個例子:我們隔壁小區的物業服務差、態度粗暴,動輒漲物業費,業主很不滿,但是也沒辦法。從理論上講,業主是老板,物業是雇員,雇員應當聽老板的。但是物業公司是一個組織,業主是一盤散沙,所以業主斗不過物業。除非業主也組織起來。記?。何ㄓ薪⒏鼜姶蟮慕M織,才能打敗對方的組織!
所以,電商下半場,抓緊修煉內功,培養大將之材,建設強大組織,這樣公司就有了根本,有了依靠??梢栽谖磥淼膭邮幹辛⒂诓粩≈?。華為的灰度管理哲學,強調組織的堡壘作用,以內部的確定性,駕馭外部的不確定性。
巴菲特說過:“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所以有人照搬教條,準備在寒冬中干一票大的。
詭異的是,有的電商老板嫌錢太多燙手,忙著做投資;有的基金停業了,投資經理下海干電商去了。他們都覺得自己的行當不行了,對方的行當是個好行當。
我要說的是,經濟寒冬,千萬別學巴菲特。巴菲特是股神,是投資人,不是企業家。他們干的就是“投后不管”的生意,看準了就砸下去,一錘子買賣。而企業家投資出去,那是不能不管的,如果投資了一個前途光明、天天流血的項目,就變成了一個巨大包袱,不得安生。
不要覺得冬天沒投資,就好像損失了個把億。其實,春天投資機會更多,何不等待春暖花開,面朝大海,再干一票大的也不遲!
我在之前文章《電商渡劫:不賺錢的業務都要砍掉?》專門探討了如何處理不賺錢的業務。
這里摘要如下:
第一,沒有希望的業務應該關?!绻麪I收沒有上升趨勢、虧損沒有收窄趨勢,無法預測盈虧平衡點在哪里,那么就要堅決關掉。
第二,上升期的業務要做必要投入。
第三,對于第二增長曲線應該堅持投入和試錯。
第四,主帥和骨干失去斗志應該關停。
第五,主營業務虧損應該做戰略收縮,保證現金流,甚至斷臂求生。
在爆款為王的時代,我們看到每個細分類目沒有穩定的老大。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天。
在電商下半場,形勢和打法都變了。不能繼續打游擊,必須建立護城河。主要措施包括:
①新品戰略:新品開發+打爆流程+快反供應鏈。
②品牌戰略,或者以品牌思維賣貨,沉淀忠實用戶,提升復購率。
③縱向一體化,整合供應鏈,擁有產業鏈上的話語權和掌控力。
④組織升級,打造人才梯隊,提升團隊專業能力和競爭力。
⑤大店戰略,跨類目延伸,挖掘頭部流量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