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入會員加入收藏

        電商企業家的人脈、信息、資源交流圈子

        老高電商圈子
        活動預告ACTIVITY TRAILER
        暖風行動,雙11買一送五 | 老高電商俱樂部
        暖風行動,雙11買一送五 | 老高電商俱...

        賺1千罰10萬!又一電商主播虛假宣傳,吃下三倍罰單!

        發布時間:2022-09-08 17:03:14

        摘要:在萬物皆可直播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啟直播帶貨之路,以此激活生意增長。電商直播帶貨的吸金能力正不斷吸引著商家和主播!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直播間里賣假貨、刻意夸大虛假宣傳等亂象,也必然會得到法律和各方的強監管與懲罰...

        在萬物皆可直播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啟直播帶貨之路,以此激活生意增長。

        直播帶貨的吸金能力正不斷吸引著商家和主播!

        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直播間里賣假貨、刻意夸大虛假宣傳等亂象,也必然會得到法律和各方的強監管與懲罰...


        一、因為虛假宣傳被罰10萬


        近日,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一條處罰信息——

        一位名為宗攀攀的主播在為一家日用百貨店直播宣傳銷售“lvz377vc美白祛斑套盒”時,因為使用了“lvz377vc美白祛斑套盒是美白淡斑行業的天花板、美白淡斑行業的扛把子就是小白燈、美白淡斑的終點站”等用語。

        被指涉嫌虛假宣傳,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規定。



        根據處罰信息顯示,上述涉案產品銷售279單,銷售金額55914元,宗攀攀獲得提成1569.87元。

        由此,鄭州市監局最終對宗攀攀處以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1569.87元,罰款9.5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事發后,門店配合召回了已銷售的部分產品。

        也就是說,由于主播在直播帶貨時虛假宣傳,導致該門店一部分產品的銷售打了水漂,并且門店還額外損失了支付給主播的提成費,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二、千萬粉絲主播虛假宣傳


        退一賠三!

        無獨有偶,8月份,在快手擁有2185萬粉絲的主播、夢泉品牌創始人賀冬冬因在直播間進行虛假宣傳,被消費者告上法庭。


        3.png


        其原因在于,賀冬冬在直播中售賣了一款名稱為“[M161HX]夢泉仙女發光煥彩精華套盒【直】的商品”,并宣稱其產品具有袪斑美白效果,對商品的性能、功能,作出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了消費者。

        由于賀冬冬作為主播,違反了《網絡直搤營銷管理辦法》、《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廣告法》、《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多款法律規定,法院判其向消費者退還貨款,并進行三倍賠償。



        由此可見,夸大效果、虛假宣傳一直是直播帶貨領域的頑疾,也是美妝行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三、亂象下,電商直播帶貨出新規


        其實,從薇婭被指售賣山寨Supreme聯名商品、網紅主播驢嫂平榮被指售賣山寨手機,到最近又一次登上熱搜榜的辛巴燕窩售假事件……近年來,直播帶貨亂象叢生。



        根據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以“直播”為關鍵詞的投訴量超7萬條,同比增長約3.5倍,虛假活動、產品質量、虛假宣傳、價格誤導等問題最為突出。

        為了規范直播帶貨行業的發展,2022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2022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網絡直播間經營者等市場新業態的參與者進行了明確的權利義務規定。

        其中,涉及到直播帶貨的規定主要如下:

        平臺內經營者(即“商家”)開設直播間銷售商品,其工作人員在網絡直播中因虛假宣傳等給消費者造成損害,消費者可以主張商家承擔賠償責任;

        商家在銷售商品或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其向消費者承諾的賠償高于相關法定賠償標準,消費者可以主張按商家承諾賠償;

        主播應當在直播間采用足以使消費者辨別實際銷售者的方式對直播間進行標準,否則由該主播承擔責任;

        直播間銷售商品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該直播間所在平臺應當提供主播的真實姓名、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否則該平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主播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實際銷售方提供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仍為其推廣的,該主播與實際銷售方承擔連帶責任;

        線上商家工作人員引導消費者通過走私下支付方式進行支付的,該商家仍應當承擔責任,以未經過交易平臺支付為由抗辯,法院不予支持。

        不難看出,當下監管部門對直播帶貨的監管力度和監管范圍在逐漸擴大。


        四、直播帶貨趨于規范化


        巨大盈利機會的背后,往往隱藏著致命的風險。

        毫無疑問,直播帶貨為商家打開了一扇通往流量高地的大門。

        但是,如今的直播帶貨行業早已過了野蠻生長的時期。

        還是那句話,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監管和處罰一定不會缺席,那些想通過直播虛假描述、虛假宣傳的行為,帶來的也許并不是天價的懲罰,但是必然會危及商家的口碑,甚至持續經營能力。

        望所有商家警惕!


        分享:

        上一篇: #老高電商報#【9月8日電商晚報簡訊】

        下一篇: #老高電商報# 【9月8日電商早報簡訊】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