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21 09:50:00
曾以為,我會一直跨轉類目直到放棄
沒想到,我能遇到貴人實屬三生有幸
早年間,我家里置辦了一間家具廠,當初沒想過能靠這個廠發多少財,最多就是用來維持生計,但誰也沒想到電商的出現會改變我的人生軌跡。
在我畢業的前幾年,淘寶逐漸映入眼簾,電商的一顆種子也因此深埋在我內心。那時候,一到放假我都會去廠里玩,也不是說要特地學習什么,而是覺得聞到家具的板材味能夠令我安心。記得在09年,我的姐姐那時整天在廠子里用相機拍東西,后來才知道姐姐把家具廠搬上了淘寶貨架。
起初的自己根本沒把這當回事,繼續沉迷于大學的戀愛、學分和玩樂之中,但誰能想到沒過多久,姐姐的網店憑借著電商的空白期,每個月就能掙到十幾萬。這對于還在讀書的我,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誘惑力,雖然還不太懂得電商是何物,但現在回憶起來,電商的萌芽應該就在此刻破土而出...
2012年畢業季來臨,記得父母問過我,以后想做什么工作?我毫不猶豫地回答要做電商。很簡單,也很實在,我想實現財務自由。雖然還未踏入社會的我和同齡人一樣保有著青少年的年輕氣盛,但我也知道社會是不可能會被我這么一個毛頭小子輕易征服的,在左思右慮之下我選擇了延續家具行業,首先來說這畢竟是自家的事業比較穩當,二來有家人幫襯能夠積攢經驗。于是乎,畢業后的我開始了電商創業之路...
2013年的淘寶競爭壓力不算很大,加上多年來受家人的耳濡目染,接訂單、盯生產、忙發貨,整個電商流程我已經耳熟能詳。而且這一代的年輕人對于互聯網的接受度非常高,大學時期為了混學分,選修了一門海報設計,沒想到能在我網店的詳情頁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因此對于初出茅廬的我來說,電商初期還算得上順利。
另外,我在創業途中遇到了一位朋友于冬,他也和我一樣一畢業就在電商領域奮斗著。這時的我還不知道,在不久的未來,于冬將成為我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家具業中沉淀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目前的收入只夠維持正常生計,在短時間內看不到出路,而且手下員工的薪水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漲船高,在我一籌莫展之時于冬向我介紹了另外一家平臺——京東。那時的京東剛開放第三方入駐的資格,很多類目都沒多少商家,在電商領域中還算是一片藍海,于是我懷揣著忐忑的心態成為了京東首批商家。
于冬也和我一起入駐了京東,選擇了他熟悉的服裝類目,而此時的我還沒有決定好做什么。正巧當時初秋剛過,天氣偏冷,我想能否用冬季保暖服裝扭轉當下的局勢?心急如焚的我立馬聯系上于冬,沒想到我倆竟一拍即合,隨即開展籌備工作。
很快就迎來了冬季,上天似乎看到了我們這些日子不斷地努力付出,冬季保暖服裝深受大眾喜愛,銷量日創新高,好幾次都賣斷了貨。在短短4個月里就掙了一百多萬,這令我欣喜若狂,高興了好一陣差點沒被興奮沖昏了頭腦,但經驗豐富的于冬馬上給我澆了一盆冷水:等開了春,就必須換一個新產品做,不然只能等著喝西北風了。
興奮的余溫還未散去,初春的寒意就遍布全身,隨后的時間里我們打算延續季節性產品的勢頭,但事實并沒有預想得那么好。我們開始打一槍換一炮,做過淘寶,用過京東,也嘗試過拼多多,從箱包到女裝,在從女裝換到男裝,又做了手表類目。有人說我就像一位司機,駕駛著一輛油箱即將見底的汽車,迫使自己時刻觀察著其他道路的路況,保證車輛能夠馳騁行進。
這幾年的創業,為了維持店鋪的正常運轉,不斷地輾轉數個類目,哪個好做就做哪個,于冬也提醒過我這樣做很難做大,可我也當然知道這個弊端,但總不能做虧本買賣,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說實在的,做電商沒有那么難,但也沒有想象中那般容易。開店過程中你面對的不僅僅是客戶和同行,還有平臺本身。這幾年開了不少店,沒有遇見過什么大風大浪,但小摩小擦我還是遇到過不少的,就像部分平臺物流方面的規則性處罰,你明明知道踩線了可你就是規避不了。平臺的罰款數額也不低,但我也沒有辦法,人在屋檐下為了生存也只能低頭,在別人家的地頭做事自然要按照別人的規矩來。
當然這也是創業中的小插曲,和很多人相比我算得上比較幸運的了,沒有碰見過大災大難。到了2018年,北方各地開始限制燒煤,“無煤化”、“藍天保衛戰”的口號越發響亮,部分農村地區已經施行限制燒煤,有著40年傳統的采暖爐逐漸淡出市場。在北方長大的我認為這里一定有商機,決定進軍采暖設備業。
在籌備階段,我和于冬研究了很多產品,參加了大量展會,拜訪了數十家企業,也接觸到許多新科技,就在我們有些黔驢技窮之時,終于發現了一款心儀的采暖設備。這款產品無論是能源消耗,還是國標政策,都非常符合我們的未來規劃。
我和于冬都屬于雷厲風行的人,看到合適的方向馬上就會花心思去做,而常年轉業的我深知有一套屬于自己的供應鏈才能在這個行業中生根發芽。于是我開始布局自己的供應鏈及工廠,于冬成為了我的工廠負責人。
而后的兩三年時間里,隨著國家政策不斷完善落實,各省各地的紅頭文件下發,助推了行業的飛速發展,我們也是瞅準了這塊的利好,訂單銷量日復一日地增長,公司也逐漸邁向正軌。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是否實現了9年前的夢想了呢?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或許未來我不用再為了生計不斷地調整業務方向,如果當初沒有遇到于冬,現在的我又會變成什么樣子了呢?我也不知道,但我很清楚于冬和我,是我們倆互相成就了彼此,創業路上如能遇見一位肯為你患難與共、指點迷津的貴人,那真的稱得上是三生有幸。
他走過的彎路能使你繞過各處暗礁,揚帆而去,踏過的泥坑能讓你越過天荊地棘,扶搖直上,有沒有實現夢想也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知道沒有什么能比這份幸運更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