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8-14 17:59:35
作者:湛廣(老高電商管理學院院長)
原創文章,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復制轉載
2019年上半年,流量下滑、銷售下滑和盈利下滑,這“下滑三連”搞得大家人心惶惶。老高電商俱樂部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電商出現業績停滯或下滑趨勢。這既有長期積累的問題,也有平臺工具和技術升級的因素。很多電商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以前遇到危機,大家總能找到對策,這次卻顯得無助和迷惘。
1. 店鋪競爭的背后是組織競爭
老高曾經跟我說:“電商做到1億規模的管理水平,就相當于傳統行業做2000萬的水平”。這是他過去9年對4000多名電商會員老板進行深度觀察得出的結論。
今年上半年,我們學院開始系統研究電商公司和傳統零售品牌的大量樣本,進一步發現了其中的奧秘,請看下面的對比分析。
傳統零售品牌如果不開設成千上萬家店,都不敢說占領了全國市場,為了應對空間和時間上的擴張,必須做好組織和人才梯隊,系統化提升管理水平。而電商品牌憑借互聯網平臺與技術優勢,只要開一個旗艦店,就可以覆蓋全國市場,這就是“降維攻擊”。
因此,對于市場和管理的理解,傳統品牌與電商公司有著天壤之別。傳統零售將競爭理解為品牌的競爭和組織的競爭;而電商公司往往將競爭理解成為店鋪的競爭和爆款的競爭。
在流量紅利期,電商幾十人的團隊就可以把銷售額做到上億的規模,因此,忽略組織建設和專業人才梯隊打造也沒有關系。然而,問題來了:當傳統品牌覺醒的時候,他們也學會了運用互聯網平臺和技術條件,頓時讓電商品牌失去了“降維攻擊”的優勢。
如今,競爭又回到了原點:品牌的競爭、組織的競爭、管理的競爭和供應鏈的競爭,等等。而這些維度上,電商與傳統品牌相比,完全沒有優勢。
我們分析了很多電商品牌的案例,大家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各項經營指標越來越偏離了健康值,比如人效、毛利率、ROI、存貨周轉率、UV貢獻值、老客戶占比等核心指標都在持續下滑。這也解釋了,為何很多淘品牌在傳統品牌的反攻之下,最終丟城失地。
2.流量競爭的背后是品牌陣營之爭
你可能會說,淘品牌失勢的重要原因,在于平臺重點扶持線下知名品牌。其實,平臺前期關心的是線下大牌自帶流量,后期關心的是各品牌能否帶來更高的UV價值,這就是實時賽馬機制。當流量越來越金貴的時候,淘寶和天貓決不允許浪費任何一個流量和任何一次展現機會。說到底,競爭還是公平的,最終還是靠品牌實力說話。
電商流量真的下滑了嗎?其實整體上還是在增長,只是增速放緩了。并且,由于用戶的購買滲透率提升,對于每個類目來說,流量仍舊是增加的。比如2018年購買美妝的用戶是2.4億,未來3年,美妝購買用戶將增加到4億。那么,流量到底去哪兒了?
近期天貓旗艦店2.0宣布打造“超級品牌旗艦店”,今年將出現銷售20億的大店,明年會出現年售40億的大店。這是天貓在流量增速下滑階段采取的丟車保帥策略,讓各個細分類目的頭部品牌旗艦店,獲得更多的流量資源,從而保障“天貓是品牌增長的主陣地”的戰略目標。
這就回答了上面的問題:流量被頭部的品牌旗艦店攔截了。
在超級品牌旗艦店的打造上,頭部品牌憑借背后的專業組織能力、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和廣泛的品牌影響力,將進一步牢牢掌控各個類目的第一陣營,攔截大部分的用戶。
未來幾年,電商不再是線下品牌和淘品牌這兩個陣營的爭奪,而是細分類目頭部陣營與腰部陣營的爭奪。毫無疑問,處于腰部和腿部的商家處境將更加艱難,新一輪洗牌已經不可避免。
然而,很多電商現在還不能理解做好品牌旗艦店的意義,還在陶醉于做越來越多的腰部小店。我們總裁班學員擁有20~30家店算中等水平,有的土豪擁有70~80家店。表面上看,似乎多開店增加流量和銷售,實際上毛利率和ROI等指標都偏低,對于公司盈利并無幫助;更嚴重是,分散了公司寶貴的資源,放棄了做好頭部店鋪的機會。
3.爆款競爭的背后是企業群競爭
很多電商將目光盯著爆款群、店鋪群,而實際上,爆款群和店鋪群的背后,是供應鏈企業群的競爭。
什么叫供應鏈企業群?就是指從產品研發到采購、生產、質檢、倉儲、物流的整個供應鏈體系內的所有合作實體之和。例如,林氏木業上游對接200多家工廠,這200多家工廠又對接更多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從而組成了一個龐大的供應鏈企業群。再如三只松鼠,用數字化管理柔性供應鏈,涵蓋了300多家供應商。當同行企業跟林氏木業和三只松鼠競爭時,實際上是跟其背后的龐大供應鏈企業群競爭。
當然,要駕馭龐大的供應鏈企業群,建立協同作戰機制,也是考驗公司的組織能力和效率,也需要前端的訂單規模作為支撐。我們不要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糾結中,實際上供應鏈和銷售規模是相互促進的,比如雙十一撐大了電商的供應鏈,反過來,供應鏈的擴容和效率提升,又撐大了銷售規模。
總而言之,前臺的產品和品牌競爭,中臺的組織能力與效率競爭,后臺的供應鏈企業群競爭,這才是電商競爭的完整體系。而大部分的電商公司,都將精力和戰術重心放在爆款打造上面,忽略了前臺、中臺和后臺體系的建設,于是讓自身在競爭中整體處于劣勢。這才電商盈利下滑背后的深層隱憂。
4. 電商戰略轉型的5個抓手
我們正處于歷史轉折點,很多電商都在焦慮、彷徨、迷惘,這反而是新一輪機會,對于早覺悟、早轉型的電商而言,仍舊有機會在電商下半場的競爭中占據先機,重新煥發青春與活力。
如何跳出當前混亂的旋渦?重點是5個抓手。
第一,戰略梳理,回答未來3年靠什么吃飯,將年度戰略部署和年度業績目標結合起來。對于原有的店群和業務群進行審視,戰略聚焦于主業,未來的戰略重點在于品牌旗艦店。確定資源投入優先級,重點扶持現有盈利業務,重點開發未來兩年的新業務。尤其重要的是,必須果斷砍掉虧損和低效的非主營業務,千萬不要戀戰,要快速止損和確?,F金流充足。
第二,戰略清晰了,就靠組織和團隊來實現?,F在很多電商裁員,人才市場上的專業人才很多,有遠見的電商公司應該把資源投在專業人才梯隊建設上,建立分工明晰的職能部門和高效暢通的業務流程,同時匹配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薪酬、職級與績效考核體系。未來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唯有高效組織和專業團隊,讓我們在兵荒馬亂的商業環境中能夠駕馭不確定性,找到安全區。
第三,產品創新,聚集組織能力和企業資源,做好拳頭產品的創新。創新包括顛覆性創新和微創新,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更適合做微創新,持續改進和提升。小狗電器的技術研發儲備領先同行2年,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只需要領先對手3個月即可。這里有對手模仿與抄襲的問題,模仿與抄襲是需要時間的,很多時候,時間差和微弱優勢,以及精準的用戶運營,占領顧客心智,就足以脫穎而出,建立競爭壁壘。
第四,品牌視覺、背書、內容和用戶服務體系。這是軟實力,用風格、調性、個性、情感、內容、文化和優質服務體驗,贏得用戶的美譽度和忠誠度。對于快消日用行業而言,老客戶復購占比超過50%的品牌,標志著品牌走向成熟。
第五,供應鏈整合。近年來,很多電商在參股、并購上游的生產型企業與供應商,掀起了線上與線下的整合大潮。需要注意的,應該首先掌控關鍵環節,放棄沒有技術含量的低效環節,不要貪多圖大。同時,還必須提升組織能力和IT數字化管理能力,提升供應鏈企業群的協同與響應速度。
8月活動預告
縱觀2019年,電商行業風云變化,電商玩法層出不窮,尋找更多電商發展與趨勢,是多數電商人當下的痛點。但不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建設職能組織,打造人才梯隊,完善公司業務流程,提升運營效率,才是公司決勝現在和未來的根本保證。建設一個充滿活力的學習型組織、一支敢于挑戰新業務的人才梯隊,就是公司最大的財富。
老高電商俱樂部八月管理專場,是一次為電商人量身打造的管理課程,針對電商人可能會遇到的管理問題一一做出解答,并手把手教你到底應該如何去管理。想要參與這次價值非凡的課程,就趕緊點擊下方小程序報名吧!名額有限,先到先得!